当前位置: 首页 医院动态

有序 有效 有“医”靠 ——鄄城县人民医院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侧记

近期,伴随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医院工作重心迅速从防控感染转到了医疗救治。连日来,在患者增加、医务人员紧张的情况下,鄄城县人民医院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,高度重视、统筹协调、不断优化诊疗流程、扩容资源、增加力量、调配物资,积极做好疫情防控、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工作,全力满足患者就医需求。

扩容资源   应治尽治

面对发热病人多,医疗救治压力大的实际情况,县医院强化组织领导,完善应急机制,科学统筹救治力量。院领导每天召开医疗救治工作协调会,及时了解全院床位资源、临床科室每日患者救治情况,及时将科室床位进行统筹调整,有效利用现阶段医疗救治资源,保证门急诊、危机重症患者应治尽治。

在临时增设三个综合内科的同时,县医院以“应收尽收,保障救治”为原则,适时调整、不断优化救治方案。在剧增的就诊人次和重症比例面前,医院快速合力进行人员调配,抽调各科室医护人员前往急诊科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、重症医学科进行支援,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。


轻伤不下火线 24小时不间断就诊

急诊是医院的最前线,自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,县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量大幅上升,医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,始终坚守在救治一线。

“很多患者尤其老年人,发热或确诊新冠阳性后往往诱发多种并发症,从12月中旬开始,患者激增。连续超负荷运转,很多医护人员都病倒了,但大家都咬牙坚持着,全力救治急诊患者。”急诊医学科主任王世春说,科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,他们有的正在与高烧疼痛斗争,有的强忍不适坚守岗位,实行24小时不间断就诊,做到了不拒诊、愿检尽检、应诊尽诊。


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

随着“新十条”的发布,县医院接诊量急剧增加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。

为应对激增的患者,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紧急加增床位至75张,却仍无法满足需要。在院党委的统筹安排下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扩容病区,整合有效资源,确保患者应收尽收,强化对呼吸病患者的救治。目前已增至102张床位,最多时收住患者106人。

作为此次医疗救治的主力军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多为病情复杂的呼吸道患者,面对巨大的救治压力,科室人员在县医院工会主席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保端的带领下满负荷运转,无惧困难,连续作战。

“患者增多,科室里人员有限,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,科室人员每天至少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。”李保端说,科室人员有的夜间高烧40多度,早上依然准时出现在病房;有的发烧后吃上退烧药,继续为病人开展诊疗工作;吴承羡等多名医护人员已经出现了肺炎,仍坚持在岗,一边输液一边工作;王慧芳为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,毅然推迟了进修时间。


守护希望  护佑生命

重症医学科是生与死的隔离地带,这里离“死神”最近,却又是最充满希望的地方。

随着就诊高峰的来临,县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生命支持的“战场”,义不容辞地接收了全院最危重的患者。为了在特殊时期满足患者诊治需求,县医院院领导科学调配院内资源,高效完成了重症床位的扩充,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。

重症医学科主任薛立国告诉记者,高龄、合并复杂基础疾病、感染重、氧合差、多器官功能衰竭……每一个问题都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。   

 “面对复杂棘手的病情,我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,及时准确调整治疗方案。”薛立国说,尽管严格防护,但是科室人员仍旧相继感染病毒。感染后不少医护人员出现了闷喘症状,工作室穿着防护服、佩戴面罩,导致症状加重。

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及全体护士也承担着相当繁重的护理工作。气管插管、深静脉穿刺、吸痰……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病房中流动着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高效、科学、精准的救治,让一个个病危患者转危为安。


生命至上  负重战“疫”

“即使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,身处高风险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压力下,我们科室人员都没能幸免于感染。”县医院综合内科主任王乃峰说,病毒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医护人员而减轻攻势,他们也都出现了高热、浑身酸痛、剧烈咳嗽等症状。

虽然经历着同样的病痛,但是因为肩上的责任和使命,他们都毫无退缩,彼此互相扶持、昼夜坚守在岗位上。感染病毒后,王乃峰仅休息了一天就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。他说:“院领导多方协调医护人员增援我们科室,作为科室主任,我更要带头救治患者。”

这一幕幕只是众多奋战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缩影。三年来,医护人员似乎变成了“超人”,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,经受了体力、耐力的巨大考验。

惟其艰难,方显勇毅。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县医院各科室齐心协力,不畏艰难,连续作战,奋力坚守,有序推进了特殊形势下的医疗工作运行,保证了患者安全,在应急医疗救治的关键时刻彰显出“鄄医人”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战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