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一座城 出一份力——鄄城县人民医院战“疫”记
鄄城县人民医院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力军、先锋队,在县卫生健康局的带领下,始终抓牢疫情防控主体责任,无论是全员核酸检测、医疗救治、人员转运,还是参与方舱集中隔离点工作、外援防疫等,都分秒必争,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出了人民医院应有的担当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。
在鄄城,一处处核酸样本采集点,串联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城墙。在这些核酸样本采集点上,活跃着一个个以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己任的医护人员,他们不畏严寒酷暑,24小时待命。
他们就是县医院的医护人员。他们,无论是来自哪个科室、哪个岗位,无论是70后、80后或者是00后,已为人父母或初出茅庐或已有爱孙,在同样的防护服下面,他们怀揣着“与疫情奋战到底”同样的坚定信念。
县医院医务科主任张纪勇告诉记者,为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,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接到上级指令后,县医院迅速行动,既要保证现有医疗秩序正常运转,又要满足区域核酸采集,院里统筹组织协调,克服人员紧张等困难,在全县80轮区域核酸检测中,每次抽调86-272余人,合计12000余人次。奔赴指定的镇街、采集点,进行区域核酸检测采样工作。有些临床、医技人员在下夜班后来不及休息,就直接投入到了核酸采样工作当中。
作为县医院核酸采集队里的一员,在每一轮的区域核酸检测中,护理部主任王燕和同事们每次都是3点半起床,4点半准时就位。她说: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积极参与抗疫和防疫是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,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,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户江丽是县医院核酸采集点护士长,她和同事们每天要做的工作是,为住院病、陪人员及 “愿检尽检”核酸采集点采集核酸样本,最高核酸采集量达3500人左右。她们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,穿防护服、准备物品。进行核酸采样时,户江丽和同事们需要一次次核对姓名、拿起采样管拧盖、折断再拧盖、手消毒,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无数次,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核酸采样工作中,对采样工作人员的体力和耐力都是很大的挑战。为避免上厕所,都尽量少喝水。厚厚的防护服下,夏天热的汗流浃背,冬天冷风吹过,带着无菌手套的手冻得失去感觉。
在每一轮的全员核酸采集工作结束后,县医院另一个“战场”上医护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,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——检验人。
核酸样本检测是核酸筛查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县人民医院,作为核酸检测主力军,发扬持续战斗精神,在高强度、高负荷的工作运转中,医护人员以精准高效的专业素养,24小时默默奋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负重前行。
他们身穿防护服严格按照分拣、加样、样本提取等程序,争分夺秒在实验室做着检测工作。每轮区域核酸检测,县医院都要承担全县4万余管核酸样本的检测任务。同时,他们还肩负着检测来自不同县市的核酸样本检测任务。
“从4月3日开始,我们12名检验人员24小时全员在岗在位。截止目前为止,已经累计检测人数约5480余万人次。”县医院主管技师张瑞丽说,每一分,每一秒都是与病毒争抢时间,每早一分钟出具核酸检测结果,就能早一分杜绝隐患,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第一手科学有力的依据。
成效与风险并存。检验人员直接处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,被感染的风险极大,每次进入方舱之前,都要进行三级防护, 全副武装,张瑞丽告诉记者,为了节约防护服,他们坚持6个小时不喝水,不上厕所,有时候口渴的看到瓶装酒精就想喝。由于长时间穿着防护服,让他们感到头晕目眩······
转运通知就是冲锋号。转运通知就是冲锋号。县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队为配合县转运组 快速、精准转运,抽调人员24小时待命,,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总是毫无怨言第一时间整装出发,无论白天还是深夜,穿梭在高风险区、集中隔离点、核酸采样点、医院,转运冠阳性病人、阳性标本、疑似病例、密接人员......
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自2022年1月10日起,县医院共派出22批次共计196人次业务骨干支援天津、淄博、威海、滨州、枣庄(台儿庄)、菏泽(曹县)、四川、济宁、新疆、枣庄(滕州)、聊城等地疫情防控工作。参与核酸采集、核酸检测、方舱医院、定点医院工作。最短支援时间19天,最长支援时间达50余天,圆满完成各项任务,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。
疫情发生以来,县医院疫情防控、医疗救治两手抓、两协调、两不误,在筑牢各道防线的同时,井然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,满足了群众基本的就医需求。
爱一座城 出一份力。县医院医护人员用生命护佑生命,诠释着“医者仁心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精神,每时每刻都上演着无数感动。